发布时间:2024-04-26栏目名称:哲理句子作者:daniel
1、民之归仁也,犹水之就下、兽之走圹也。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九节》
2、国有贤相良将,民之师表也。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太史公自序》
3、人不可以无耻。无耻之耻,无耻矣。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六节》
4、诚者,天之道也;思诚者,人之道也。至诚而不动者,未之有也;不诚,未有能动者也。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十二节》
5、唯仁者能好人,能恶人。《论语·雍也篇》
6、知者行之始。行者知之成。《传习录·卷上·门人陆澄录》
7、有其言,无其行,君子耻之《礼记·杂记下》
8、有恒产者有恒心,无恒产者无恒心。苟无恒心,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上·第三节》
9、吾言甚易知,甚易行。天下莫能知,莫能行。《老子·德经·第七十章》
10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《孟子·告子章句下·第十五节》
11、君子将说富贵,必勉于仁也。《大戴礼记·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》
12、素富贵,行乎富贵;素贫贱,行乎贫贱;素夷狄,行乎夷狄;素患难,行乎患难。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。《中庸·第十四章》
13、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《中庸·第二十一章》
14、杀一无罪,非仁也;非其有而取之,非义也。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三十三节》
15、礼者、断长续短,损有余,益不足,达爱敬之文,而滋成行义之美者也。《荀子·礼论》
16、巧而好度,必节;勇而好同,必胜;知而好谦,必贤。《荀子·仲尼》
17、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上·第九节》
18、一箪食,一瓢饮,在陋巷,人不堪其忧,回也不改其乐。《论语·雍也篇》
19、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《论语·为政篇》
20、射有似乎君子。失诸正鹄,反求诸其身。《中庸·第十四章》
21、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,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?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·第七节》
22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《论语·子罕篇》
23、国君好仁,天下无敌焉。《孟子·尽心章句下·第四节》
24、将欲歙之,必故张之;将欲弱之,必故强之;将欲废之,必故兴之;将欲取之,必故与之。是谓微明。《老子·道经·第三十六章》
25、冬日之不滥,非爱冰也;夏日之不炀,非爱火也,为不适于身便于体也。《管子·禁藏》
26、夫志,气之帅也;气,体之充也。《孟子·公孙丑章句上·第二节》
27、温故,而知新,敦厚以崇礼。《中庸·第二十七章》
1、夫孝者,善继人之志,善述人之事者也。《中庸·第十九章》
2、玉在山而草木润,渊生珠而崖不枯。《荀子·劝学》
3、居家戒争讼,讼则终凶;处世戒多言,言多必失。《朱子家训》
4、故父母、学、君三者,莫可以为治法。《墨子·04章法仪》
5、天地尚不能久,而况於人乎?《老子·道经·第二十三章》
6、居善地,心善渊,与善仁,言善信,政善治,事善能,动善时。夫唯不争,故无尤。《老子·道经·第八章》
7、丰年多黍多稌,亦有高廪,万亿及秭。《诗经·丰年》
8、道存则国存,道亡则国亡。《荀子·君道》
国学名句经典大全19、天下有道则见,无道则隐。《论语·泰伯篇》
10、运筹帷幄之中,制胜於无形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太史公自序》
11、乐者,圣王之所乐也,而可以善民心,其感人深,其移风易俗。故先王导之以礼乐,而民和睦。《荀子·乐论》
12、君子不自大其事,不自尚其功《礼记·表记》
13、千金之裘,非一狐之腋也;台榭之榱,非一木之枝也;三代之际,非一士之智也《史记·刘敬叔孙通列传》
14、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,不可以夸诞有也,不可以势重胁也《荀子·儒效》
15、所敬者寡,而悦者众,此之谓要道也。《孝经·广要道》
16、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《孟子·滕文公章句下·第一节》
17、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舒窈纠兮,劳心悄兮。《诗经·月出》
18、我有三宝,持而保之。一曰慈,二曰俭,三曰不敢为天下先。《老子·德经·第六十七章》
19、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。《论语·学而篇》
20、上之为政,得下之情则治,不得下之情则乱。《墨子·13章尚同(下)》
21、鉴於水者见面之容,鉴於人者知吉与凶《史记·七十列传·范睢蔡泽列传》
22、惟顺于父母,可以解忧。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·第一节》
23、圣人不积,既以为人,己愈有,既以与人,己愈多。《老子·德经·第八十一章》
24、不以文害辞,不以辞害志。以意逆志,是为得之。《孟子·万章章句上·第四节》
25、为其所难者,必得其所欲焉;未闻为其所欲,而免其所恶者也。《墨子·01章亲士》
26、上无礼,下无学,贼民兴,丧无日矣。《孟子·离娄章句上·第一节》
27、仁义礼善之于人也,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《荀子·大略》
1、事君数,斯辱矣;朋友数,斯疏矣。《论语·里仁篇》
2、小人者其未得也,则忧不得;既已得之,又恐失之。是以有终身之忧,无一日之乐也。《荀子·子道》
3、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,今之善者则作之,欲善之益多也。《墨子·46章耕柱》
欢迎分享转载→ 国学经典名言句(57句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