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4-04-17栏目名称:名人名言作者:daniel
1、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,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,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。——赵雄驹《伤寒论旁训·序》
2、dot;医工论》
3、百病多由痰作祟。——汪昂《汤头歌诀·除痰之剂》
4、药能活人,亦能杀人,生死关头,间不容发,可不慎欤!--刘昌祁《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》
5、学不博无以通其变,思不精无以烛其微。
6、人是小乾坤,得阳则生,失阳则死。——张介宾《类经附翼·大宝论》
7、病不可不察隐情,药不可徒拘成法。
8、面对面问诊,心连心开方。
9、凡为医者,性情温雅,志必谦恭,动必礼节,举止和柔。——南宋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&mid
10、夫医药为用,性命所系。——王叔和《脉经序》
11、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,庶可以为医矣。——王秉衡《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》
12、救死扶伤济世保健,应是学医的目的。为了发财致富,当然不必学医。--邓家栋
13、人之所病,病疾多;而医之所病,病道少。——司马迁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
14、乳贵有时,食贵有节。——吴谦等《医宗金鉴·幼科心法要诀》
15、医不难于用药,而难于认证。——温载之《温氏医案咳嗽》
16、这个世界并不是掌握在那一些嘲谑者的手中,而正好掌握在能够禁受得住嘲谑与批评忍不断往前走的做事的人寿。
17、暴怒伤肝,五志化火。
18、知针知药,固是良医。——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》
19、贪人财害人命,无德无术任你焚香也无益;忠于责勤于职,清正廉洁见佛不拜又何妨。
20、治病不明岁气盛衰,人气虚实,而释邪攻正,实实虚虚,医之罪也。——喻昌《医门法律·申明内经法律》
1、失败是什么?没有什么,只是更走近成功一步;成功是什么?就是走过了整个通向失败的路,只剩下一条路,那就是成功的路。
2、久立伤骨,久坐伤血,久视伤神,久行伤筋,久卧伤气。
3、学者非读万卷书,未可轻言医。——魏荔彤《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》
4、食能以时,身必无灾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
5、治慢性病要有方有守。
6、凡药能逐邪者,皆能伤正;能补虚者,皆能留邪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。--莫枚士《研经言"用药论二》
7、医虽小道,而性命攸关,敢不知慎!
8、医者,书不熟则理不明,理不明则识不精。——吴谦等《医宗金鉴·凡例》
9、凡药能逐邪者,皆能伤正;能补虚者,皆能留邪……于此知无药之不偏矣……何必朋参芪而仇硝黄哉。——莫枚士《研经言"用药论二》
10、疮大疮小,出头就好。
11、世无难治之疾,有不善治之医;药无难代之品,有不善代之人。——褚澄《褚氏遗书》
12、后生志学者少,但知爱富,不知爱学,临事之日,方知学为可贵,自恨孤陋寡闻。——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
13、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,庶可以为医矣。——王秉衡《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》
14、病无常形,医无常方,药无常品。顺逆进退,存乎其时;神圣工巧,存乎其人;君臣佐使,存乎其用。——李中梓《医宗必读·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》
15、救人一命,胜造七级浮屠;收人红包,你的一切祷告统统无效。
16、春捂秋冻,无病无痛。
17、医不难於用药,而难於认证。--温载之《温氏医案咳嗽》
18、医之为道,非精不能明其理,非博不能至其约。——喻昌《医门法律·先哲格言》
19、凡为医者,性情温雅,志必谦恭,动必礼节,举止和柔。——南宋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·医工论》
20、痛夭枉之幽厄,惜坠学之昏愚。乃博采群经。
1、凡大医治病,必当安神定志,无欲无求。——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·大医精诚》
2、读书使人充实,辩论使人很静灵敏,写文章使人严密小心。——培根
3、不为良相,则为良医。
4、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。——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
5、日日行,不怕务必里;经常做,不怕务必事。——金樱《格言联壁》
6、望闻问切宜详,补泻寒温须辨,当思人命至重,冥极难逃,一旦差讹,永劫莫忏,乌容不慎,如是者谓之心小。——李中梓《医宗必读·行方智园心小胆大论》
7、虚邪贼风,避其有时,恬惔虚无,真气从之,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。——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
8、医之为道,非精不能明其理,非博不能至其约。——喻昌《医门法律·先哲格言》
9、最虚之处,便是容邪之处。——雷丰《时病论·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大意》
10、夫医药为用,性命所系,和扁至妙,犹或加思,仲景明审,亦候形证。一毫有疑,则考校以求验。——王叔和《脉经序》
11、见肝之病,知肝传脾,当先实脾。
12、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。
13、活到老,学到老,知识多,身体好。不知保养不算巧。——庄邺策
14、学不博无以通其变,思不精无以烛其微。
15、知针知药,固是良医。
16、夫医诚难知,知之不精,则罪更甚于不知。--吴其浚《植物名实图考贯众》
17、胆欲大而心欲小,智欲圆而行欲方。诗曰:如临深渊,如履薄冰,谓小心也;赳赳武夫,公侯干城,谓胆大也;不为利回,不为义疚,行之方也;见机而作,不俟终日,智之园也。——刘昫《旧唐书·孙思邈传》
18、人是小乾坤,得阳则生,失阳则死。——张介宾《类经附翼·大宝论》
19、另外的人再好,也是另外的人。自己再承担不行,也是自己,绝无仅有的自己。只要尽量尽量去做最好的自己,一生足矣。为自己的人的生存负责,为自己的梦想买单。
20、疾虽久,犹可毕也。言不可治者,未得其术也。
1、良医则贵察声色,神工则深究萌芽。——孙思邈《千金翼方·序》
2、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,一方济之,德逾于此,故以为名也。
3、善养性者,先饥而食,先渴而饮,食欲数而少,不欲顿而多。——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·道林养性》
4、医病非难,难在疑似之辨。不可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误人匪浅。--王肯堂《肯堂医论卷中杂记》
5、善养性者,先饥而食,先渴而饮,食欲数而少,不欲顿而多。——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·道林养性》
6、医者,书不熟则理不明,理不明则识不精。临证游移,漫无定见,药证不合,难以奏效。——吴谦等《医宗金鉴凡例》
7、世无难治之疾,有不善治之医;药无难代之品,有不善代之人。——褚澄《褚氏遗书》
8、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,动也。形气亦然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
9、夫医者,非仁爱之士,不可托也;非聪明理达,不可任也;非廉洁纯良,不可信也。——杨泉《物理论》
10、那一些试验去做某事却失败的人,比那一些什么也不试验做却成功的人不知要好上多少。
11、尝思用药如用兵。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,而后可用之以制敌;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,而后能用之以治病。--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
12、后生志学者少,但知爱富,不知爱学,临事之日,方知学为可贵,自恨孤陋寡闻。——孙思邈《千金翼方》
13、氣聚則塞,氣散則通。
14、良医则贵察声色,神工则深究萌芽。--孙思邈《千金翼方序》
15、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,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,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。--赵雄驹《伤寒论旁训·序》
16、养心莫善于寡欲。——孟子《孟子·尽心》
17、夫以利济存心,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;若仅为衣食计,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。——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华序》
18、至重惟人命,最难确是医。——龚信《古今医鉴·謦医箴》
19、医者仁术,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,所贵者,扶危救困,起死回生耳。——聂尚恒《活幼心法·卷一》
20、医者,书不熟则理不明,理不明则识不精。——吴谦等《医宗金鉴·凡例》
1、学者非读万卷书,未可轻言医。——魏荔彤《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》
2、谨道如法,长有天命。——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
3、药为治病之器,可以除疾,亦可杀人。若知之不详,用之不的,小错则贻误治疗,大谬则关系性命。故医者于药不可不精。
4、欲救人学医则可,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。--徐廷祚《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》
5、修和无人见 存心有天知。
6、知其浅而不知其深,犹未知也。知其偏而不知其全,犹未知也。——程国彭《医学心悟》
7、有医术,有医道。术可暂行一时,道则流芳千古。——赵献可《医贯·伤饮食论》
8、夫医药为用,性命所系,和扁至妙,犹或加思,仲景明审,亦候形证。一毫有疑,则考校以求验。——王叔和《脉经序》
9、医不难于用药,而难于认证。——温载之《温氏医案咳嗽》
10、盖医出于儒,非读书明理,终是庸俗昏昧,不能疏通变化。--李梃
11、生民何辜,不死于病而死于医,是有医不若无医也。学医不精,不若不学医也。——吴瑭《温病条辨自序》
12、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
13、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。
14、困难的所处的处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,能敢于接受困难的所处的处境的人,生命就会一天一天慢慢地的茁壮。
15、医生,应该献身于维护人民健康的事业。
16、食能以时,身必无灾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
17、医德可以让病人忘却痛苦,医风可以为患者创造幸福。
18、必先岁时,勿伐天和。
19、良医处世,不矜名,不计利,此其立德;挽回造化,立起沉疴,此其立功也。——叶桂《临证指南医案·华序》
20、治病不明岁气盛衰,人气虚实,而释邪攻正,实实虚虚,医之罪也。——喻昌《医门法律·申明内经法律》
1、话传三遍假成真,药方抄三遍吃死人。
2、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。——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
3、夫肝之病,补用酸,助用焦苦,益用甘味之药调之。——张机《金匮要略》
4、今之医者,凡遇一证,便若观海望洋,茫无定见,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,而用广络原野之术。--张介宾《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篇》
5、欲救人学医则可,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。——徐廷祚《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》
6、相信信念能够战胜一切,这本身就是一个最伟大的.信念。
7、病不可不察隐情,药不可徒拘成法。--倪士奇《两都医案北案》
8、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。治风先治血,血足风自熄。
9、疾有误凉而得冷,证有是非而实非。差之毫厘,损其寿命。
10、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。——张从正《儒门事亲》
11、上焦如雾,中焦如沤,下焦如渎。——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
12、术日以精,怀日以虚;名日以高,行日以谨。——吴尚先《理渝骈文》
13、夫医者,非仁爱之士,不可托也;非聪明理达,不可任也;非廉洁纯良,不可信也。--杨泉《物理论》
14、盖医出于儒,非读书明理,终是庸俗昏昧,不能疏通变化。
15、欲救人学医则可,欲谋利而学医不可。——徐廷祚
16、少年进补,老来吃苦。
17、阴平阳秘,精神乃治。
18、欲救人学医则可,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。——徐廷祚《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》
19、琴医心,花医肝,香医脾,石医肾,泉医肺,剑医胆。——《幽梦续影》
20、拘于鬼神者,不可与言至德。恶于针石者,不可与言至巧。——《素问·五藏别论》
1、夫医药为用,性命所系。--王叔和《脉经序》
2、人禀五常,因风气而生长,风气虽能生万物,亦能害万物,如水能浮舟,亦能覆舟。——张机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》
3、缓则治其本,急则治其标。
4、要在临病之时,存神内想,息气内观,心不妄视,着意精察,方能通神明,探幽微,断死决生,千无一误。--华佗《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》
5、一人生死,关系一家,倘有失手,悔恨何及?——吴尚先《理渝骈文续增略言》
6、临病若能三思,用药终无一失。--沈李龙《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》
7、夫百病者,多以旦慧、昼安、夕加、夜甚。——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四时》
8、人见利而不见其害,必贪;鱼见食而不见其钩,必亡。
9、尝思用药如用兵。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,而后可用之以制敌;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,而后能用之以治病。--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
10、塘中偏有自洁莲,一尘不染;世上本无后悔药,三思而行。
11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12、不服庸医药,胜请中流医。
13、夫以利济存心,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;若仅为衣食计,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。——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华序》
14、盖医学通乎性命,知医则知立命。--赵学敏《串雅内编绪论》
15、夫业医者,当先明脏腑……治病不明脏腑,何异于盲子夜行!——王清任《医林改错》
16、故治疝必先治氣。--金翼匱
17、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——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
18、凡读古人书,应先胸有识见,引伸触类,融会贯通,当悟乎书之外,勿泥乎书之中,方为善读书人。--顾仪卿《医中一得》
19、熟读王叔和,不如临证多;临证多,更要熟读王叔和。
20、善养生者养内,不善养生者养外。——《寿世保元》
1、假设你真的愿意为梦想尽量尽量,那末最差的最后结果但是是大器晚成。
2、生命本来就是一件不幸的事,很多人有病治不起,不到万不得已,是不会轻易住院的。廉洁是医生的本分,贪财图利,乘人之危,根本不配当医生。——华益慰
3、无恒德者,不可以作医。--陈梦雷
4、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。——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
5、医者仁心,传染病、慢性病、职业病,性命攸关,迎难而上,替国分忧、为民解难,鞠躬尽瘁,一生尽得平安。
6、不谋当谋之事,为医之耻;贪求身外之财,从医之危。
7、假设我们想要更多的一种植物的花花,就必须种植更多的一种植物的花树。
8、流星之所以好看在于燃烧现象的过程,人的生存之所以好看在于奋斗的过程。
9、夫以利济存心,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;若仅为衣食计,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。--叶天士《临证指南医案华序》
10、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。——张从正《儒门事亲》
11、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,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,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。——赵雄驹《伤寒论旁训·序》
12、名相治国,名医活人,人贵于人有济耳。--郭霭春
13、学如测海深难识,理未穷源事可疑,诗到换年浑是梦,世犹多病愧称医。--裘沛然
14、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。——《灵枢·顺气一日分四时》
15、另外的人对你好,你要争气,图将来有有经验有所答谢,另外的人对你非常不好,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,能够扬眉吐气。
16、人之所病病疾多;医之所病病道少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医学名言名句(整理156句)